背景资料: 某市政工程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主要内容为:主线高架桥梁、匝道桥梁、挡土墙及引道,如下图所示。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为预...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市政工程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主要内容为:主线高架桥梁、匝道桥梁、挡土墙及引道,如下图所示。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边防撞护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会同监理工程师,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等确定和划分了本工程的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及检验批。 事件二:在施工安排时,项目部认为主线与匝道交叉部位及交叉口以东主线和匝道并行部位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主要施工内容有:匝道基础及下部结构、匝道上部结构、主线基础及下部结构(含B匝道BZ墩)、主线上部结构。在施工期间需要多次组织交通导行,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项目部经仔细分析确认施工顺序如下图所示。 ①→交通导行→②→交通导行→③→交通导行→④ 施工作业流程图 另外项目部配置了边防撞护栏定型组合钢模板,每次可浇筑边防撞护栏长度200m,每4d可周转一次。在上部结构基本完成后开始施工边防撞护栏,直至施工完成。 问题: 1.事件一中,本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工程有哪些 2.指出钻孔灌注桩验收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3.图3—2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哪项施工内容 4.事件二中,边防撞护栏的连续施工至少需要多少天(列式分步计算)
选项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的单位工程是本合同所包含的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子单位工程可能有:主线桥梁A、匝道B、匝道C、挡土墙及引道等。 本小题是道简答题,涉及的考点为城市桥梁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划分的规范规定。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第23.0.1条规定: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将工程划分为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的基础。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确定的每一个独立合同应为一个单位工程。当合同文件包含的工程内容较多,或工程规模较大、或由若干独立设计组成时,宜按工程部位或工程量、每一独立设计将单位工程分成若干子单位工程。本题的参考答案即是根据上述规定结合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得出的。 2. 钻孔灌注桩验收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分项工程:机械挖孔;钢筋笼制作安装;灌注混凝土。检验批:每根桩为一个检验批。 本小题是道简答题,涉及的考点为城市桥梁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及检验批划分的规范规定。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第23.0.1条的表23.0.1城市桥梁分部(子分部)工程与相应的分项工程、检验批对照表的规定,钻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包括机械成孔,钢筋笼制作安装,混凝土灌注;检验批为每根桩。 3. 图3—2中,①对应:主线基础及下部结构(含B匝道BZ墩);②对应:匝道基础及下部结构;③对应:主线上部结构;④对应:匝道上部结构。 本小题是个工程实践题,需根据施工经验和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作答。 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有: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B匝道由北向南下穿主线A,与挡土墙相接;C匝道从B匝道东北侧向东与主线A相接。在施工安排时,项目部认为主线与匝道交叉部位及交叉口以东主线和匝道并行部位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主要施工内容有:匝道基础及下部结构、匝道上部结构、主线基础及下部结构(含B匝道BZ墩)、主线上部结构。在施工期间需要多次组织交通导行,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项目部经仔细分析确认施工顺序如图3—2所示。合理施工顺序必须充分利用工作面,避免施工干扰,达到均衡、连续施工的目的。按主线基础及下部结构(含B匝道BZ墩)→匝道基础及下部结构→主线上部结构→匝道上部结构顺序施工就能达到上述目的。 4. 需设置边防撞护栏的总长度=A主线桥梁长度的2倍(不考虑主线中间的隔离带)+匝道B长度的2倍+匝道C长度的2倍+挡土墙长度的2倍900*2+360*2+150*2+90*2=3000m。项目部配置的边防撞护栏定型组合钢模板每次可浇筑200m,每4d周转一次,所以:3000200*4=60d。即,边防撞护栏连续施工至少需要的天数为60d。 本小题是个算术应用题。根据工程总平面示意图上的说明,可以求得用于主线A,匝道B,匝道C,挡土墙D的边防撞护栏的单边长度,将四者相加得出总数再乘以2,即是本工程要完成的边防撞护栏工程量;除以200m,得出边防撞护栏定型组合钢模板的周转次数,乘以每周转一次需要的天数,即是边防撞护栏连续施工至少需要的天数。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573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