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政策科学化,是现代化社会的一项普通政治原则和社会行为准则,也是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归宿。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公共政...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1.公共政策科学化,是现代化社会的一项普通政治原则和社会行为准则,也是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归宿。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的呼声与日俱增,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成为现代民主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已成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如何从理论脉络、机制设计和实践经验的角度认识公共决策中的公民有序参与,既是扩大人民民主、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前提,也是推进公共决策科学化的保障。 2.201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公民有序参与是改变中国的正能量。近十年来,公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政府施政更加注重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参与权,网络使公民参与渠道更加便捷多样。发源于公民个体的参与热情,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搭起良性互动的桥梁。“免费午餐”从微博上的爱心共振,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为儿童端上热腾腾午饭的同时,也铸就了公众和政府良性互动的经典案例,催生出信任与合作的“正能量”。 发源于公民个体的参与热情,悄然之间使政治生态更加民主开放。“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信息公开从理念转化为现实,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逐渐成为常态;政府决策的听证制度日益完善,为公众参与决策过程提供了制度载体;重大决策事项更加注重征求和汲取民意,个税起征点收集23万条意见,各地网络问政日益制度化、常态化。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始终是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焕发出促进政府制度创新的“正能量”。 3.近期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就充分征求了民众的意愿。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2008年8月底,我国启动面向202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广泛深入调研的同时,通过专设邮箱、教育部门户网站设专区、组织网民座谈会、广泛发动媒体参与等多种形式,采取开放式办法,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反复论证,数十次易稿,形成了纲要初搞。为了进一步听取意见,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在中南海先后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事,纲要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民主科学决策。《教育规划纲要》在公民的不断参与下最终通过。 4.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有关政府部门针对高速公路采取了免费措施,主要包括两点: (1)免费时间:9月30日0时至10月7日24时(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2)免费对象:7座及以下载客车辆(以车辆行驶证登记的核载人数为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的举措,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公共政策,明显能减少人们的出行成本。管理者的初衷是还路于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可说是切实的惠民之举。不过,从实施首日情况看,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买路成本”大为降低。一些从上海自驾到杭州、湖州等地探亲访友或结伴旅游的私家车主说,今年国庆出行走高速,来回可省数百元,相当于省下小半箱油。据预测,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免费的一年减收额预计可在100亿~200亿元之间。忧的是,“时间成本”激增,民众幸福感耽误在路上。“十一”假期高速公路免费引发各地高速路堵车。据《扬子晚报》报道,9月29日晚上11点30分,离高速免费通行还有半个小时,沪宁高速黄栗墅服务区等待免费通行的车辆已经将停车场挤爆。沪宁高速免费开肩十分钟后共过千辆车,车流量是平时的10倍。一个私家车主告诉交通台:他昨夜刚过零点从上海上了沪宁高速,今天上午十点半刚到南京。三百多公里高速开了整整十小时……这样的例子在9月30日当天不胜枚举。由于车流量井喷,高速路成了“停车场”,车速近于爬行。对许多出行者来说,看似省下了钱,却搭上大把的时间和心情。更郁闷的是乘坐大巴出行的人。由于大巴不在免费通行之列,出行票价没有任何降低,但他们同样被严严实实地堵在路上。对于长假前期全国路网运行情况及有关方面反 映的问题,交通运输部10月3日就做好国庆长假免费通行政策应对后期返程高峰有关工作出紧急通知,决定自10月4日中午12时起,对符合免费政策的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不再采发卡措施,直接抬杆放行。长假后期高速公路通行较好地保持了通畅的状态。 2012年11月22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春节期间继续实行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交通运输部通过预评估、后评估,认真总结了“十一”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将加强出行信息服务工作,以保障顺利通行。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端雨雪天气,交通运输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做好预警预判。据了解,交通运输部将为此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制定出台相对规范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将对收费站交通组织、引导、标志、标牌的位置以及收费站交通指挥、服务保障、信息传递等方面进行完善。上海有关部门表示,将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做好类情形的预警预判,继续加强出行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将制定出台更加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收费站交通组织、标志标牌的引导以及收费站交通指挥、服务保障、信息传递等方面进行完善。 5.对于首次高速免费,“声音”不一。有人抱怨,不如不免。有人提议,能不能多些免费。有专家认为,就经济规律而言,当价格信号失去作用,必然导致对资源的滥用,髙速公路长假期间费通行却导致大拥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人认为,长假免费是公路向公益性回归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一种进步。也有人认为,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应该更为广泛地汲取民意,让公众参与其中,这个过程既是为了政策更具科学性,本身也是公众对政策的一个强化了解过程,以便使公众能够依据掌握的信息作出科学安排。 6.“黄金周”作为一种特有的长假制度成为中国民众每年出行的高峰期,今年适逢中秋与国庆双节连休,加之中国首次实行重大节假口收费公路免费,以及174家景区门票降价,民众外出旅游意愿增强,给景区接待也带来空前压力。国内热点景区持续爆满,很多地方甚至呈现井喷之势,纷纷迎来最热“黄金周”。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初步统计,9月30曰至10月7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人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 “十一”长假期间,数十个景点人流量超过正常量一倍多,部分景区游客日流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甚至十倍。像南京中山陵的访问游客就是最佳接待量的10倍,厦门鼓浪屿为最佳接待量的9倍,北京故宫、山西平遥古城为最佳接待量的5倍。张家界、韶山、嵩山少林等地客房更是被一抢而空。 事实上,这些人气鼎盛的景点不乏“顶风涨价”者。例如,实行一票制的井冈山景区的门票价格就由原来的130元/人次调整为160元/人次。然而涨价似乎也不能抑制人们的消费热情。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专家认为,我国旅游资源稀缺,尤其是精品资源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性,才导致热门景区即便涨价仍然“爆棚”。 尽管客流量压力空前,但景区主动发布安全预警,以分流游客者寥寥,大多数景区“超负荷”运转。部分景区宁可撑死,也不预警限客。如山东省知名景区普遍出现游客“井喷”现象,泰山、崂山等5A级景区接待游客量纷纷创出新高。尽管各景区均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高客流压力,但是未见有景区主动发布安全预警,以分流游客。 “景区超载”已成为悬在内地景区经营者头顶的双刃剑:一方面为景区带来超乎于平日数倍的经济效益,故能够指导游客合理出行的景区信息“习惯性”出现“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疲劳”接客,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甚至景区设施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大,给游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7.首次长达八天的“黄金周”已落幕,“爆棚”、“井喷”成为整个节口期间的“热词”。眼下暴露的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中国不少城市正快速步入“汽车社会”,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随着收入不断增长,旅游、度假等带动的出行量逐年增加。如何从民生、市场等多个角度实施、完善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的智慧。如何科学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市场需求,需要全面考虑、审慎决策。而在这个过程中,广泛听取民众、路桥公司、政府部门等多方意见,以形成相对全面、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8.2012年10月10日上午,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在头条转载名为《全国假日办建议对五一假进行调整并适度延长》的文章,该文由《光明日报》刊发,原题《休假制度:到了必须优化的时侯》。文章明确提到:“针对今年‘十一’黄金周出现的问题,全国假口办建议加快推进带薪休假制度落实,适时启动我国黄金周假日旅行机制研究。在不增加原有法定节假日的前提下,可通过协调和腾挪其他假期和周末,对‘五一’假期进行调整并适度延长,形成多个假期窗口期,让群众有灵活的出游时间和选择。” 当日中午,国家旅游局便通过其官网发表声明《全国假日办未就五一假期调整发表意见》。 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在声明中明确指出 :“今日有数家网站发布或转发题为《全国假日办建议对五一假期进行调整并适度延长》的文章,其中涉及‘五一’假期的内容严重失实,全国假日办及工作人员从未就此发表过意见。我们已就此事责成原报道者采取措施予以澄清。” 对此,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专家表示,恢复“五一”黄金周、调整假期其实已经被讨论多次了,但仅限于专家、学者之间的讨论阶段。全国假日办作为国家相关部门,在没有得到上自主管部门的许可前,是不可能对此发表评论或建议的,同时,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需要国家多个部门共同协商认可后,最终由国务院公布。 当初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与旅游景点和相公共设施的“超负荷”,随之衍生的一连串问题,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出台和推进有关。专家普遍认为,经过13年的发展,我国黄金周假期制度已经到了需要优化的阶段,到了必须进行研究的时候了。 9.10月10日的报道引发众多专家就“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专家认为恢复“五一”黄金周将极大缓解目前“十一”井喷的现状。如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专家认为,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的火热是可以预见的。当人们积蓄已久的出行意愿与各项利好政策和“最长黄金周”等因素叠加,出现有史以来强度最大的“井喷”现象不足为奇,但也让原本有限的旅游资源更加“不堪重负”。我国取消“五一”黄金周后,每年“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都出现超强增长劲头,每年的人数增长儿乎都在20%以上,远超前几年的平均增幅。显然,许多原来在“五一”黄金周出游的旅游者转向了“十一”黄金周。2011年“十一”黄金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8%,而当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只比上年增长13.2%,由节假日人数的增幅高于令年可以得知,取消“五一”长假造成的“十一”长假更拥挤的问题至今未解。因此,尽快恢黄金周无疑将极大缓解各大旅游城市、景区的拥挤现状,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此外,建议继续保留各个小长假,同时增加元旦黄金周,因为春节前如果不增设一个长假期来对返乡人群做出分流,当春节黄金周来临后,返乡流叠加大量游客,必然又是一个超负荷的黄金周。 一些专家则避汗黄金周存废问题,而直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话题。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王副院长认为,现在已经不是恢复“五一”黄金周问题,中国的旅游市场存量太大了。即使再增加4个黄金周也没有作用,照旧会像“十一”这样拥挤。目前唯一的解药是国家在部分领域强制执行带薪休假制度,比如公务员可以、大国企员工也可以。从今年“十一”黄金周的出游人群构成就不难看出,大部分都是白领、教师、公务员等,而这些人的所在单位恰恰是适合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的,这样一来才能真正达到错时出游的目的,时间就可以由出游者自由分配,这是从根源上去分流。同时,还有一点要提的是,黄金周不可否认在前些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促进经济,拉动消费,但是现在的黄金周更多体现出的是弊端。以景区为例,住宿、餐饮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根本就达不到承载黄金周人流量的标准,但一个景区又不可能按照超高流量去做规划和建设,所以遇上黄金周接待能力必然不足。现在甚至已经危害到了景区所在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今年“十一”期间,厦门鼓浪屿的居民就抱怨市场里的海鲜都被游客吃光了,连自己家里做饭的食材都供应不上了。 10.也有人说要学习欧美做法,甚至建议在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基础上取消“十一”长假,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理由是欧美就没有什么全民统一放大假的黄金周。事实上,美国实行带休假制度已有年头,企业管理层也颇有经验,为避免在某一时刻员工集中请假,人事部门一般要求员工尽早申请休假日期。在特别热门的休假期,公司会根据先来后到或资历深浅来轮流排休假时间,以确保公司运转,这一点确实值得借鉴。我们的不少政府部门、大公司,一到长假就集体停摆,确实给很多人造成不便。 相对欧盟而言,美国的带薪休假制度只是小巫见大巫。迄今为止,美国没有统一的带薪休假法律,这导致各州标准不一,难免苦乐不均。欧盟抨击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休假最少的国家之一。欧盟要求所有成员国保证每年最少4周的带薪休假。 11.前一段时期,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C教授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取消十一黄金周。此言一出,即引起网友的强烈指责,指责C教授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有网友说,教授应取消寒暑假!凭什么他们就可以带薪放假工资还那么高,而我们就要一直工作到年尾?为什么?因为你们是教授就可以每年都有假?而我们就是该辛苦的人?取消“十一”长假, 据说是因为有带薪年假,可是我们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休上年假?就算能休,那也只是给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员工,像我们这些80后的年轻人,工作没有稳定性,经常会跳槽,试问,我们的年假又在哪儿呢?想长时间休息,也只有这几个长假了啊!近日,C教授在接受《郑州晚报》记者的采访时再次表示,黄金周并非长久之计,但短期内不会取消“十一”黄金周,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推进新的带薪休假制度,而不是重新挑起“十一”黄金周的存废之争。 12.刚刚过去的长假,让带薪休假制度成为众多劳动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三成人每年享受带薪休假,有21.8%的受访者虽符合享受条件,但从来没有过带薪休假。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的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职工带薪休假条例》明确规定,“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以及“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事实上, 这两项制度在一些单位难以落实。 据介绍,《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推行,通常不会遇到太大阻力。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员工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在这些企业中,一方面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只得到了正常工作期间的部分工资收入,如可能只发基本工资,但却可能怕得罪单位而自认倒霉。另一方面,有些单位会考虑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不认可职工在以前单位的工龄,人为缩短职工的累计工作年限。 有专家分析,无论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中,还是从法律角度讲,都没有“基本工资”概念。虽然有些实行计件工资的单位会给员工固定的“底薪”,但按照规定“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企业任何只给与休假职丁所谓“底薪”、“基本工资”、“最低工资”的做法,都是违规的。 也有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明显,许多事情往往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以休假制度而论,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纷纷鼓励甚至强制公务员带薪休假,但公务员以外的群体难以落实带薪休假。同样的担心在于,如果缺少经济基础和权利保障,增加假期也只能是“少数人的福利”。所以,满足民众的休假、休闲需求,更应该从保障职工带薪休假权的落实等方面下功夫。 13.从根本上说,现阶段中国面临的更为迫切的现实问题是如何释放亿万民众的“休长假”诉求。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休长假”观念增长与转型的时期,面对喷涌的休长假诉求,带薪休假是一个理想的制度设计,可以避免有限的黄金周的制度瓶颈;增加法定长假日,或许有助于稀释“井喷”现象。然而,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带薪休假的理念与共识,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仅仅依靠增加长假的天数,恐怕还不能完全满足民众对长假品质的诉求。因此,如何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如何适应民众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升级转型,共同打造有品质的“长假文化”,应是当下政府、社会、民众共同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1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答题要求 一、请概括“给定资料1~5”的主要内容。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简要概括“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几种不同观点。 要求:条理清楚,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目前一些单位不严格执行带薪休假的难点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要求:分析思考条理清楚,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2.材料中提到的欧美做法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为什么? 要求: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200字。 四、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如何破解“黄金周”热门景区“爆棚”这一难题。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五、阅读“给定资料”,以“推进公共政策科学化”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要求概括“给定资料1~5”的主要内容,首先需要清楚“给定资料1~5”每一则材料的内容,然后将之整合总结并提炼出主旨。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1”是一则理论型材料,奠定了全部材料的理论基调。材料阐述了公共政策科学化以及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意义。 “给定资料2”通过一系列事例,指出发源于公民个体的参与热情使得政府与公众之间能够良性互动,政治生态也更加民主开放。 “给定资料3”通过介绍《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工作过程充分征求了民众意愿这一实例,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民主科学决策的实施。 “给定资料4”介绍了高速公路免费这一具体事件,从实施首日的拥堵到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体现了政府在公共政策出台的实践中针对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给定资料5”介绍了群众对于首次高速免费的不同意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政策出台只有广泛汲取民意才能更加科学民主。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提炼要点之后进行加工梳理,表述时注意安排好层次顺序,总分结合、有先有后,即可达到试题“层次要点清楚”的要求。 【参考答案】 近年来,政府施政更加注重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参与权,同时公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出现了众多政府与民众在公共政策上良性互动的案例。如围绕教育发展、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等政策的讨论,表明公共政策科学化是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动公共政策科学化需要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在公共政策出台过程中,要从理论脉络、机制设计和实践经验的角度广泛汲取民意,增强政策的科学性。 二、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干,确定作答任务是归纳“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的不同观点”,应将材料中涉及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各种观点、意见、建议全部找出,再将它们分类整理,形成答案。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9”共有两段,第一段主要介绍的是支持恢复“五一”黄金周的观点。一方面用数据表明取消“五―”黄金周后,“十一”黄金周的出游人数逐年递增,从反面论证应该恢复“五一”黄金周,以缓解“十一”的压力。 另一方面,材料中不仅提到应该恢复“五一”黄金周,而且建议增加元旦黄金周来为春节黄金周分流。 第二段是说一些专家避开了黄金周的存废问题,而将解决旅游扎堆现象的途径集中在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上。材料提到可以在部分领域强制执行带薪休假制度,比如白领、教师、公务员等;另方面也提到通过设立黄金周来拉动经济的做法已经失去其实际意义,反而体现出更多弊端。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围绕赞同恢复、完善制度这样一条逻辑主线,把握不同观点之间对立和递进的关系,对梳理出的要点进行整合,分类表述,避免对不同观点的无序列举。同时要注意语言精练,控制字数。 【参考答案】 目前存在支持恢复“五一”黄金周和完善休假制度两种观点。一方认为:第一,恢复“五一”黄金周将极大缓解目前“十一”出游人数井喷的现状,为各大旅游城市、景区的拥挤现状起到分流作用;第二,要在保留小长假的基础上增加元旦黄金周,以达到为春节黄金周分流的目的。 另一方则避开黄金周存废问题,提出完善休假制度的不同思路:第一,解决假期拥堵的关键在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第二,黄金周弊大于利,应该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 1.【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题目中提到了分析“难点”、“原因”,这就要求考生概括出难点,分析出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对策。从作答重点上说,题目要求的第一点即“分析思考条理清楚”,分析是第一位的,对策只在其后,分析应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同时难点和原因分析也是整道题的难点,应重点突破,如果把重心放在对策上,就有避重就轻之嫌。此外,题目问的是“不严格执行带薪休假”的难点,不严格执行的对象就是《带薪休假条例》,问题就是该条例落实难,因此不能把条例的落实难、执行难视为难点,而应指出落实这一条例、执行这一制度存在什么样的困难,指出具体难点。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从“给定资料12”来看,带薪休假制度执行的难点,主要在于工资计发难和工龄计算难两个方面,前者可以一步概括为“职工休年假期间的工资足额计发难、未休年假职工的补偿落实难”,后者可概括为“带薪休假的时间落实难”。前者具体涉及工资及补偿标准的计算和执行,后者涉及休假天数的计算和执行,这两个标准在计划和执行上都存在相当的难度。因为企业有人力成本考虑、绩效考虑,也有维持正常工作运转的考虑,在中国企业负担普遍较重的情况下,出现这两个难处和企业故意少算工龄的做法不难理解;而“少算工龄、减少职工应休假天数”应是不严格执行的手法与具体表现,并非不执行的难点或原因,不可把问题表现与难点、原因相混淆,是考生易犯的错误。 关于执行难点,从“给定资料12”第一、二段可以推导出以上两点:第一段指出难点在于工资和休假天数这条规定的落实,第二段指出给予休假职工的工资不符合标准,休假期间的工资与平时工资不同,而按《条例》规定应发放同等标准的工资,“只发基本工资”属于违规。 关于不严格执行的原因,“给定资料12”第四段提到了社会结构二元化导致休假福利二元化、缺少带薪休假经济基础和权利保障3项,这3个关键词均可扩展为原因表述,但如何将抽象的、单一的词语扩展为具体的原因,需要联系其他材料和社会常识进行合理发挥,对什么地方、哪一个主体缺少给职工带薪休假的经济基础权利保障,做出合理的说明。从社会常理而言,显然不能说国家不具备给职工带薪休假的经济基础,只能是企业出于成本考虑难以在职工休假上承受过重负担或给予过多投入;至于权利保障,则有职工自身、企业组织结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三方面的因素,依据常识对此进行梳理即可。 促进或保障带薪休假制度严格执行的对策,可依据原因分析进行推导,即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来消除二元化、保障职工群体的休假权利;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和纠正,促使其规范计算职工工龄和工资,把带薪休假制度执行到位;针对权利保障不足的问题,可指出要鼓励职工依法维权,畅通维权申诉渠道,并可发挥工会的作用,探索建立企业、工会或职工、政府三方协议落实休假天数和休假期间工资的机制。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难点和原因分析应该占1/2,为节约字数,两者并为一段,另起一段作答对策,以保证条理清楚。整体作答框架可以是:总括问题-指明难点-概述原因-提出对策。 【参考答案】 目前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不严格执行《职工带薪休假条例》,难点在于企业不能保证职工的休假时间和工资标准,有的企业带薪休假天数不足,有的企业工资补偿标准不到位。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受社会福利二元化的影响,企业职工休假未受到应有重视;二是企业出于人力成本考虑,缺少给职工放假和补偿到位的经济基础;三是企业守法意识不强,职工缺少权利保障,难以有效维权。 解决这一问题:一靠完善制度,推动社会福利均等化,使公务员和其他社会群体公平享有带薪福利;二靠加强规范,严格监督,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要引导和督促企业将有关规定执行到位;三靠完善企业职工维权机制,鼓励职工依法维权,向司法机关和劳动监察部门申诉 。 2.【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作答任务为分析判断“材料中提到的欧美做法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此作答时需要先亮明观点。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通过阅读资料可以发现,有关欧美带薪休假制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给定资料10~12”。 “给定资料10”可提炼的信息有:美国各州的带薪休假政策不同,不适合我国这样一个政令统一的国家;欧盟的休假标准过高,一年至少4周,超出了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承受能力。 “给定资料11”通过讲述“黄金周的存废之争”,说明推进新的带薪休假制度的意义。 “给定资料12”主要讲述我国带薪休假的现状,可提炼的信息有:在我国享受带薪休假的人数偏少;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企业不执行、员工不争取;存在困难的原因:缺乏经济基础和权利保障;受二元社会结构影响。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综合以上3则材料,可以得出结论,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的真正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分散休假和超前休假都是不适合的。因此,考生在开头就要亮明观点:欧美带薪休假制度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之后再具体分析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原因,最后对提炼的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即可形成答案。 【参考答案】 欧美的做法不适合我国国情。原因为:一是美国没有统一的休假标准,各州政策不一,不适于我国这样一个政令统一和追求公平的国家;二是欧美带薪休假由来已久、管理经验丰富,而我国经验相对不足;三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高标准的带薪休假超越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四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明显,现有的带薪休假制度在非公企业尚且难以推行,欧美式的做法要得到全社会认可更加困难。 四、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作答任务非常明确,要求就“黄金周”热门景区爆棚难题提出破解的对策,同时对策需有分析阐述,并具有可行性。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先来看看材料中的显性对策。“材料7”中提到“从民生、市场等多个角度实施、完善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科学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市场需求”,“广泛听取民众、路桥公司、政府部门等多方意见,以形成相对全面、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等关键词句。可将这些内容与原因部分的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乃至景区降价政策相联系,提出建立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的对策。 “材料9~13”均提到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对策,而在这之前,应该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休假理念,正如“材料13”所说“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带薪休假的理念与共识,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仅仅依靠增加长假的天数,恐怕还不能完全满足民众对长假品质的诉求”。因此,首先要加大宣传,强化健康休假方式的舆论导向,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带薪休假的理念与共识,而后再建立健全科学的休假制度,而该制度应以为民众打造有品质的长假文化为根本,比如,从调整大众休闲时间着手,带薪休假制度与错峰休假相结合,等等。 前面提炼出了休假理念、休假制度以及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的对策,但还缺少针对景区管理和旅游资源稀缺的对策,可从完善国内旅游管理以及加强景点开发建设两个角度细化答案,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分别从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休假观念、建立健全休假制度、完善公共政策体系、完善国内旅游管理以及加强景点开发五个方面组织答案,可以形成内容全面、条理清楚的对策。 【参考答案】 针对“黄金周”热门景区“爆棚”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化解: 第一,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休假理念。加强对健康休假方式的宣传,引导社会逐渐形成带薪休假的理念与共识。 第二,建立健全休假制度。适应民众需求,加强以带薪休假为抓手的制度建设,从调整大众休闲时间着手,带薪休假制度与错峰休假相结合,为全民打造有品质的长假文化。 第三,完善政策体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从民生、市场等多个角度实施、完善高速公路节假曰免费、旅游景区价格调整等政策。 第四,强化旅游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规划,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科学预警防御、疏导机制,加强景区协调管理与开发建设,加快人流疏散。 第五,加强景点开发建设,促进游客分流。 五、 【写作思路】 本题给出了主题,属于限定主题的自由命题作文。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给“推进公共政策科学化”这一目标加上一个“调动公民有序参与”或“集纳民智”的前缀,作为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比较切题。 关于推进公共政策科学化,给定资料给出了很多有用信息,对于确定文章立意角度、具体展开行文具有借鉴意义。“给定资料1”就给出了“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已成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这一结论性语句,其后的相关语句都是围绕公共政策科学化引入公民参与的介绍与分析。 通观给定资料,我们可以梳理出的一个脉络是“公共政策-公民参与-科学化”,因此,文章可围绕“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展开行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议论文宏观框架:开头提出我国公共政策面临的问题。主体部分可灵活选择结构,既可采用“分析问题型”结构,从不同角度、层次分析论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意义,适当提出解决措施;也可采用“解决问题型”结构,多角度提出公民参与决策的措施等。结尾既可总结全文,重申总论点;也可积极展望,发出号召;还可巧用与文章总论点相契合的名言警句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参考例文】 鼓励公民参与推进公共政策科学化 制定公共政策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一言堂”式的决策方式难免导致公共政策的失误,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政府应改革决策机制,鼓励公民参与,集思广益,使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了解公共需求,利用公众的智慧。每个人都会受到价值观、知识结构和具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局限,由此可能会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误,为此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政策制度中来,群策群力为个人局限性拾遗补缺。同时,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广大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已成为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应当鼓励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共同推进公共政策科学化 。 公民的参与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当今,社会问题日趋复杂,政府获取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制定。公民来自基层,他们能够将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政府,从而为政府决策获取信息提供一条捷径。加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力度,可以避免因信息不完整而带来的政策低效。 公民的参与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保障。不同的公民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为政府提供政策命制定所需的各种意见,尤其是在政策制定时,将具备专业素养的公民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发挥参谋功能,起到智囊团的作用,以此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准确。 公民参与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民主保证。只有广泛了解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公共政策才能协调一致。公民就自身利益诉求与公共事务政策制定部门进行沟通,可以提供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依据和大致方向,如此一来就保证了政府决策民主化的最大实现,有效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 鼓励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要通过教育宣传手段唤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并不断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保护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群众利益得到保证。群众的积极性必然能够充分发挥,从而为公共政策科学化充实血液壮大力量。 “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政府只有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确保公共决策贴近实际情况、符合人民意愿,才能最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公共政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600秒, 内存占用1.1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