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建设的一次研讨会上,发改委某司长表示:在我国6.22亿的城镇人口中,统计在城镇人口中但事实上还属于农业户籍人口的,大体上有1.67亿人,这样的人主...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在城镇化建设的一次研讨会上,发改委某司长表示:在我国6.22亿的城镇人口中,统计在城镇人口中但事实上还属于农业户籍人口的,大体上有1.67亿人,这样的人主要是农民工。他们虽然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没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此外,他还指出,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们现在搞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在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不相适应和不相匹配的情况,搞能源和资源大规模、长距离调运,是迫不得已的。 我国环渤海、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的城市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小城市,吸纳人口能力还不足,还有很大的潜力。小城镇,过去是遍地开花,过多地占用了非常珍贵的土地资源,小城镇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我国过度依赖土地支持的城镇化的持续能力是不强的,或者说巳经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在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下,导致一些城市盲目地拉大建筑框架,建设大广场、大马路, 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从1999年到2007年,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 目前一些地方的城镇化热潮出现了两种值得关注的情况。一是许多地方干部对城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新城。一名地方国土部门的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对人均建设用地有指标控制,一些地方为突破指标,大做规划文章。特别是小城镇规划贪大求全,不切实际地提出十年、二十年内人口要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面积达到几十平方公里。他认为,正是这种贪大求全的盲目规划引发了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和“圈地运动”。二是有的地方搞城镇化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解决城市扩张和用地不足,却忽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公共服务的保障。这种以土地为突破口和取向的城镇化,无疑极易造成对农民利益的侵害。 调査了解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被忽略、“被自愿”的现象时有发生。J省H 村村民C告诉记者,2005年村里引入外来资本,承包了近千亩土地建茶场,由于每亩租金只有100元,村民们嫌低普遍不愿意出租。尽管如此,村里还是通过强行手段将村民们的土地流转给了承包的老板。“当时我住院一个月,村委会趁我不在家,用推土机把我的一亩桑树地推平租给了茶场,对外却说是村民自愿流转。” 记者在苏皖川等地采访时发现,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不一,但总体标准过低,有的流转价格每亩只有100元左右,耕地一次性征用价格一亩也只有一万元左右,仅为土地的短期产出收益,而忽略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以“统筹城乡”为旗号的城镇化最终成了“统筹土地”,忽略了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保障措施的配套。 据了解,安徽省南陵县将大浦试验区作为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对现有分散村庄进行撤并,建设新型农民社区统一安置,节约建设用地666.75亩。通过对原农民宅基地及部分滩地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共新增耕地1223.75亩。这些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被置换为城镇用地指标,以每亩20万元的价格出让给负责试验区建设的企业,而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标准却仅为10元/平方米 。记者在其他一些地方采访时发现,有的地方农民连这10 元/平方米的补贴都得不到。节约出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完全由政府获得。 请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存在哪些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我国当前城镇化存在人口构成质量不高、资源承载力低、各地发展不均衡、过于依赖土地支持、忽略农民权益保障五个问题:〔3分〕 一是从人口构成上看,统计的城镇人口中有许多属于农业户籍,缺乏与城镇居民同等社会权益;〔2分〕 二是从资源承载力上看,城市能源资源缺乏,与经济、人口等不相适应;〔2分〕 三是从发展程度上看,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大城市过度发展,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小城镇发展盲目;〔2分〕 四是从城镇化重心工作来看,许多地方干部对城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以土地为取向,过于依赖土地支持; 〔2分〕 五是从城镇化对象来看,忽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公共服务的保障,补偿标准过低,利益被弱化。 〔2 分〕 本题分值由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部分构成。 结构分:能按照“总-分”结构组织答案的,赋结构分分。 要点分:共6个要点。其中总领句3分,其他要点每个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1083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