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我国从1994年开始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但是很多专家指出,这一概念掩盖了我国的真实失业率状况,它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率概念存在很大差别。...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共用题干 我国从1994年开始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但是很多专家指出,这一概念掩盖了我国的真实失业率状况,它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率概念存在很大差别。还有专家指出,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较差,不利于我国减少失业和促进就业。关于我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很多专家也发表了各种看法,专家甲指出,中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具有垄断特征的大型国有企业与其他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壁垒,不仅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国有企业的效率提升,而且导致国有企业员工拿着没有道理的高薪二专家乙关注的则是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该专家指出两个事实:一是很多航空公司在招聘空姐时,对身高、容貌等提出了很多要求,但事实上,这些条件与空姐的工作职责其实并无太多的联系,国外航空公司很少在招聘时提出这么苛刻的要求;二是一些企业由于曾经遇到过来源于某些地区或学校的员工工作状况不佳的情况,在招聘广告中声明不招来自某个地区或某所大学的人,这些都属于歧视。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下列关于我国使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登记失业率”未将农村的失业情况统计在内 B:“城镇登记失业率”没有将那些未主动到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者统计在内 C:国际上计算失业率时只规定劳动者的最低年龄要求,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只统计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失业者人数 D:“城镇登记失业率”比国际通行的失业率统计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的实际失业情况
答案 ABC
解析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这一统计指标在三个方面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率统计方法存在差异:①国际失业率统计是不划分城镇和农村的,一个国家的所有劳动力均在统计范围之内。而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限于城镇,它强调只有那些有“非农业户口”的劳动者才属于被统计范围,农村劳动力不在被统计之列。②在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失业人数都是通过家庭调查的方式取得的,调查的频率也很高。但是我国在统计“城镇登记失业率”时却强调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必须“在当地就业机构登记”。由于很多失业人员实际上是不会去就业服务机构办理求职登记手续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失业水平。③国际上计算失业率时,通常只对最低年龄做出要求,即16周岁以上,对于年龄上限则没有规定。而我国在计算“城镇登记失业率”时,对限定纳入统计范围的失业者不仅有“非农业户口”以及“在当地就业机构登记”两个方面的要求,而且还限定了纳入统计的失业者必须是在“一定的劳动年龄”之内。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的失业,它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注意加强劳动力一市场的情报工作,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加大其扩散范围,疏通信息、渠道,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劳动者寻找工作的时间,使其尽快就业。而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通过设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公共就业服务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如果由于企业具有某种垄断力量,不仅有能力制造出职业隔离的局面,而且可以控制自己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这些企业就会同时产生职业歧视和工资歧视。这是非竞争性歧视,是劳动力市场处于非竞争状态下产生的歧视,表明市场竞争尚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或企业一方面可以维持相对高水平的工资,另一方面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设置人员的进入标准。因此,如果专家甲的观点符合实际,则AB选项正确。 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仅仅因为所属的人口群体的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身高、容貌条件与空姐的工作职责其实并无太多的联系,而很多航空公司在招聘空姐时,对身高、容貌等提出了很多要求,这实际上是对身高、容貌不符合其条件的人群的歧视。企业会利用一些历史经验来帮助自己预测属于某些群体的求职者的未来生产率状况。当雇主利用求职者所属的特定群体的一般特征预测某一位求职者的未来生产率,但是当这些与生产率有关的可观察的群体特征并不能对求职者个人的实际生产率提供完善的预测时,便会出现统计性歧视。如果一些企业由于曾经遇到过来源于某些地区或学校的员工工作状况小佳的情况,在招聘广告中声明不招来自某个地区或某所大学的人,这就属于统计性歧视。对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水平和其他牛产率特征的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加以区别对待表明这些企业对一些求职者实施了职业歧视。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900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