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1.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人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 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背景材料 1.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人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 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的主要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 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 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 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则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 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 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人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 沉的历史感。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在汉代都已经基本定型,到了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 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 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 不衰。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 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2.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上。某“弘扬节曰文 化研究”课题组对“传统节日符号是强化还是弱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发言摘录如下: 学者F:春节符号有些强化了,如:回家过年强化了,现代符号春晚强化了,春节的商业运 作和炒作强化了。春节的弱化主要表现为精神弱化,物化倾向加大。 学者H:关于节日符号与仪式,学术界有争论。有人觉得一提起西方的圣诞节就想到圣 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这些东西,节日符号鲜明突出,而中国的节日如春节,好像很难找到 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符号。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能不能在我们诸多的节日符号当 中找出一组而不是一个两个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节日符号,再通过各种手段突出和强化? 学者T:我们的符号太多了,没必要非得找出一个符号。给老百姓一个宽松的节日环境, 让大家想到传统,想到祖先,想到我们古老的文化,包括想到亲情。就很好了。 学者L:没有丰满的文化价值,没有深切的文化认同,没有广泛的文化主体,任何一种节日 符号形式都是不可持续的;若是摆脱信仰寄托、文化象征、社会教化和审美娱乐等丰富的功能 担待,不考虑建构主体、价值诉求、利益关照及意义认同的群众性,任何一种节日符号的创新设 计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任何节日符号都有深切的所指意义,而这意义必须与老百姓的文化认 同紧密关联。如果老百姓不张贴年画,不对年画所赋予的驱邪避害的文化所指有所认同,年画 则失去了意义。 节日符号的认同实际上就是民俗,没有了民俗,一切符号介质都没有意义。怎么能把民俗 激活,使得传统延续了几千年的一些习俗能够在今天继续活跃,继续有生命力,继续得到政府的重视,继续得到社会公众的一种深切的认同?这是将来节日符号建设的工作重点。 学者X: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忽略了符号,把很多符号禁止了,或者在商家的炒作之 下,对个别的符号有所凸显,但节日整体系列的符号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我们应该注意到,第一,节日需要可以直接品尝、观赏、把玩的物质产品的象征物。我们的 节日活动过程就是这些象征物的有机展示,象征物不能和节日活动分开,它实际就在节日活 动、仪式活动中扮演一个重要的、推进的角色。第二,节日需要仪式和庆祝活动,通过仪式的记 忆来传递一种传统。中国人在传统社会里面是有仪式感的,但是近代以来,有些东西被作为封 建迷信消解了。 专家Z:传统是靠积淀的,没有仪式,你怎么能够使人有所依从?所谓仪式就是要用有形、 有色、有声的文化形式度过无形、无色、无声的时间。这就是仪式的作用。 3.早在几年前,端午节和羌年(羌族的节日)就已经成功申遗,但这并没有止住它们式微的 势即便在屈原故里,被视为端午节标志性活动的划龙舟,都已经更接近于表演,而非能 够让大众广泛参与的风俗。 先舟遭遇的尴尬,基本可以视作诸多传统节日风俗共同面临的通病。当一种风俗不能调 动普通民众的参与意识与热情,就很容易让人觉得它与自己"无关”,进而导致这种风俗失去文 化传承的社会基础。 不能激活民众的参与意识,仅仅只是导致传统节日文化式微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在 于,无论是春节还是端午节、中秋节,我们的传统节日过于强调“吃”这一元素,而忽略了更为重 要的“文化”元素,这必然会在现代社会遭遇传承困境。 在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的时候,缺衣少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常态,而逢年过节则是能够吃 饱饭、穿新衣的“大日子”,因此无论老人小孩都期盼着过节。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很多家庭已经基本告别衣食住行层面的短缺需求,平常时日就能享受到以往在过节时才能享 受的好生活,他们对节日文化必然会有更高的美学和精神层次的需求。问题恰恰在于,我们的 传统节日在演变过程中,并没有满足这种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迎合了这部分需求的“洋 节”,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所接受。 ‘ 4.春晚持续30年,短信拜年超过300亿次,一年一度的“非遗大展”人潮涌动,传统节日的 时间、空间不断地延展丰富。民俗是人俗,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以家 庭和家族内部活动为表征的中国传统节日共性加强了,社交味浓了,形式和载体都在变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某对 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有一种亦喜亦忧的强烈感受。田某认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传统节 日中蕴含着传统文化最顽强、最巨大的力量,感天动地,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但现在也 确实面临着传统节日新的形式出现和旧的形式淡化和退出的问题,比如每年的返乡春运大潮, 返乡潮本身是旧的、传统的,但现在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也体现了新民俗的产生和旧民俗 的顽固性。今年除了返乡潮,还出现了更多的旅游潮。如果说返乡潮是一种传统文化,出国旅 游或者到外地去旅游、用这样的方式来过春节,不知道可不可以叫作新形式和新民俗。所以, 无论是新形式的出现还是旧传统的复归,如何更准确客观地来看待传统文化当中出现的新形 式,是值得思考的。 田某说自己一直在思考这“新”与“旧”的关系。他认为无论欢迎不欢迎,新民俗的产生是客观事实。但在新与旧的关系中,我们要推陈出新,而不要玻旧立新。推陈出新强调新?并 存,强调在认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无论出现多少新形式、新载体、新风俗,媒体舆 论对传统文化都要宣传、推广和普及。 5.记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一家大型超市里看到各种颜色、式样不一的万圣节面具,价格在 十几元到二百元不等。很多年轻人和小朋友正在选购面具,有些人甚至没结账就戴上了面具。 几位准备购买万圣节面具和服饰的市民告诉记者,其实并不了解万圣节到底是什么意思,只知 道可能和鬼、海盗有关系,买相关的商品就是为了娱乐一下。 超市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其实自己也不了解万圣节有什么意义,只知道万圣节是一个西方 比较流行的节日。万圣节也好,圣诞节也罢,都只是促销的由头。如果没有万圣节,可能就会 找别的由头促销。 除了市场上“洋节”的气氛火热外,不少人也在通过手机短信、网络聊天传递着“万圣节”到 了的消息和祝福。很多人虽然不知道万圣节的含义,但都把万圣节这样的“洋节”当成了逛街、 购物的理由。 记者调査了解到,每年九九的重阳节并没有引起商家的特别注意,社会上也难见“重阳氛 围”,而像地藏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南开大学传播学系主任、文学院教授刘某说,在快餐式文化的大背景下,青年人热衷更加 个性化、开放式的西方节日,有很多的商业化、娱乐化因素。不仅万圣节,每到圣诞节等“洋 节”,很多咖啡厅、商场都打出这张牌,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促进年轻人消费。 他认为,很多“洋节”追求人的多元化,这也是“洋节”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6. 2010年大年初七,北京大多数庙会都落下帷幕。据节前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北京春节 的庙会灯会有62场之多。在红红火火大搞庙会的背后,一些商家抱怨摊位费节节攀升。在这 一冷二热之后,不光商家在盘点经营盈亏,庙会的主办方们也开始总结经验,反思成败,龙潭庙 会主办方已考虑弥补商户损失。庙会终究是要办的,但如何办,它的未来如何健康良性发展则 是需要探究的。 北京市文联副主席、民俗学家赵某说,庙会在解放后曾一度消失,1985年,在他的建议下, 北京市东城区率先举办了第一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创了全国大规模举办春节庙会的先河。 他还记得,那时全城轰动,曲艺杂耍应有尽有,商摊货贩比肩靠背,年味十足。但有文化学者认 为,如今庙会中的潜在问题正是“年味不足”,致使这张名片上的“文化感”不强,缺少些的 精气神。 今年有所不同,庙会的举办地点出现一些新面孔,而部分庙会的人气在下降,客流量出现 负增长。厂甸庙会陶然亭公园、琉璃厂两处首日客流量共计约66000人,较去年减少六成。 与以文化、狂欢为主题的传统庙会相比,现代庙会似乎更像一个以文化搭台的商贸集市, 是一个商品的大卖场。 2003年以前,北京的庙会都是由政府财政“贴钱”办的。当时,地坛庙会的摊位是通过排 队按位选择的,“类似选经济适用房的程序。”地坛庙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商户们通过排队领号,按照号码的先后顺序选择摊位,而价格是固定的。 2004年,地坛庙会开始公开拍卖摊位,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手册,商户可以了解每个待拍摊 位的具体情况,并到拍卖现场抉择。但公开拍卖在体现透明公正的同时,庙会不菲的商机也使摊位费节节攀升。地坛庙会一个长宽高均为2. 8米的摊位,被卖出了 30万元的天价,比前一 年拍卖时涨了 11万元。 少数庙会的商业运作模式似乎起了示范作用,一些景点、公园,甚至商场纷纷效仿。在摊 位价格屡屡冲破新髙的情况下,部分老商户只好选择退出。最后这个越摊越大的成本转嫁到 消费者身上。一方面,庙会的商品价格猛升;另一方面,商家压缩投人,降低了文化活动、艺术 演出的层次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协节庆研究会副会长萧某认为,要让庙会深入人心,最不能缺 的就是文化味。未来的传统节日更应是包容的,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东西。完全可以把当代 春节庙会做成一年一次的文化景观,吸引全世界的游人到这里来。庙会活动应当随着社会、经 济、文化的进步和政府服务功能的发展,不断推出能够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的创新型文化产品。 主办方应提高门槛,具有选择性。 萧某建议,作为春节最重要的民俗之一的庙会,应与一般的游园会、商品展销会、美食节区 别开来,毕竟庙会不是“羊肉串”与“糖葫芦”的聚会,要多打一些文化牌。 7."妈,今天晚上有聚会,不回来吃饭了。什么?你们吃好了,汤圆超市多的是,随时可以 买。挂了 !”下班时间一到,楼新文就开始边打电话边收拾办公桌。半小时后,她来到商贸区的 一家韩国料理店,约好的朋友已经陆续入座。接下来的时间,这几位妙龄女子谈得最多的除了 节后减肥的话题外,就是憧憬几天后的情人节有什么惊喜。 那天刚好是农历正月十五,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距离西方的情人节还有8天,“汤圆”敌不 过“玫瑰”。 如今,很多国人对元宵节和西方情人节的热衷程度截然不同。对他们来说,元宵节迎龙 灯、吃汤圆这些传统习俗,似乎远没有情人节的玫瑰花和巧克力有诱惑力,和家人围坐一桌吃 饭、聊天,肯定也没有和一堆朋友在一起玩得high。 有人指出,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挖掘不够和载体单一,其正 在传承中“疲软”并逐渐消失。而洋节因没有固定模式且经“本土化”改造后,具有了丰富多彩 的形式,满足了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年轻人淡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现象应引 起全社会的重视。 8.清明在许多人眼中,只是一个祭扫踏青的日子,“只知清明节气,罕知寒食节日”的现象 相当普遍。清明节固有的“文化因子”,正面临被“浪费”的现象。 清明节实际来源于“寒食节”。山西介休市的绵山,是这一节日的发源地。春秋晋国时,介 子推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几次求之不出,无奈之中放火烧山,逼他偕母出山,最终将介子推母 子烧死在绵山上。晋文公追悔莫及,第二年披孝服登绵山祭奠介子推。同时下令晋国官员在 介子推忌日禁火,只吃冷食,是为寒食节。 在许多民俗专家看来,清明作为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其来历应成为一种“文化常识”。在这 种呼声的推动下,2006年,国家将寒食清明文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国 务院又将其与端午节和中秋节共同定为法定假日。这些决定,为重新重视“清明文化”提供了 机会。 许多学者认为,不知清明来历是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缺憾。久而久之,可能会让这些节日退 化,丧失其原有的意义。 作答要求 根据背景材料3—7,分析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传承所面临的困境有: (1)传统节日风俗不能调动普通民众的参与热情,导致文化传承有失去社会基础的危险。 (2)传统节日过于强调“吃”,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不能满足大众更高的美学及精 神层次需求。 (3)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传统节日的形式和栽体渐渐被新的形式和栽体取代,文化内涵日渐淡化。 (4)在诀餐文化的大背景下,具有个性化、商业化、娱乐化因素的开放式“洋节”备受推崇, 致使传统节日受到冷落。 (5)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节日纷纷转向商业化,渐渐忽略自身的了“文化味”。 (6)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载体单一,导致年轻人淡忘传统文化内涵现象严重。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1196秒, 内存占用1.08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