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救美”容易演绎出爱情佳话,可用于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是()。A: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B: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 C:爱情三角形理论 D: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英雄救美”容易演绎出爱情佳话,可用于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是()。
选项 A: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B: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 C:爱情三角形理论 D: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心理学中情绪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刺激*生理唤起*认知标签。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可以非常相似,比如恐惧、焦虑、开心的时候,人们的心跳都会加快、手会颤抖。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个体如何解释情境、解释自己的生理反应,往往与外部的线索和“诱因”有关系。英雄救美容易演绎出爱情佳话,就是因为在危急的状态下,女性生理上高度唤起,这时候如果英雄从天而降,那么就很容易被美女解释为英雄的出现是她紧张的理由。于是危险过后,温情和吸引油然而生。选项A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其主要观点是:(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指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支配需要指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情感需要指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3)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即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和被动情感式。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地发生。群体解体过程的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导致群体解体。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又称态度平衡理论。该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向平衡转化。在态度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海德提出P-O-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P(Person)代表个体,O(Other)代表他人,X代表评价的事物。他认为P、O、X三者间有两种关系:肯定或否定关系。海德指出:如果三种关系从各个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若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而爱情三角形理论则是由斯滕伯格(R.Sternberg)提出,该理论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条边和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根据三因素的平衡程度,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三因素完全平衡),也可以是非正三角形(以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按强度又可分为高强度爱情三角形和低强度爱情三角形。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767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