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博士,研究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留学归来进人某科研单位成为学术带头人,业务能力强,好胜。半年前在内部网络上看到了其他同事...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博士,研究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留学归来进人某科研单位成为学术带头人,业务能力强,好胜。半年前在内部网络上看到了其他同事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感到很生气,认为别人不应该与自己计较说话的态度和方式,大家应该以科研为重。因此,想到国外实验室工作。但是,求助者丈 夫不愿出国,家庭开始出现矛盾,求助者内心痛苦、情绪不好,还能维持日常工作,但效率下降。常独自借酒消愁,体重下降了,还感到浑身发紧。无奈之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以前夫妻关系良好,育有一子。经体检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 以下是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您的基本情况我知道了。下面说说您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求助者:我就想劝我丈夫跟我一起出国,一切我都安排好了。 心理咨询师:您非得出国不可吗?难道就不能在国内工作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 求助者:我们单位的人谁也不从科研出发,没有科研气氛和环境。 心理咨询师:那么,在您看来,大家都应该从科研出发考虑问题,而不应该计较您的态度?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您认为只要从科研出发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您认为别人应该从科研出发不计较态度,可似乎您很在意别人对您的态度,这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没有立即回答,停顿一会) 心理咨询师:您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为什么不说话了? 心理咨询师多次使用了 “为什么”,可能产生的问题包括( )。 (A)表示同情 (B)易引起自我辩解 (C)引起掩饰 (D)易引起自我保护
选项
答案 BCD
解析 “为什么”问题带有指责性,容易引起求助者自我辩解和自我保护的防卫心理,不利于自我探索。

相关内容:资料,求助,女性,博士,研究员,案例,进人,科研单位,学术,带头人,业务,力强,网络,同事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686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