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问,就问:“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问,就问:“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甲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吗?”我还想再问,老师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点嘲笑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无端的怀疑。我上了中学以后,就很少提问了。(2).下面是阅读课《灰姑娘》的一个片断。 在课堂上,乙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请大家独立思考回答。她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个故事里有一处错误,谁能把它找出来?”大家纷纷打开课本,开始认真地阅读,过了一会,一个孩子高高举起手说:“老师,我发现了错误。明明说好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一切东西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变,这就是错误。”“太棒了!”老师示意他坐下后,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你们看,伟大的作家也会犯错误。我敢肯定,将来你们中间如果有人成为作家,一定比他还要棒,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同学们频频点头。问题:请从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分析这两位教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
解析 此案例中的甲、乙两位教师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体差异;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材料一中的甲老师对学生的疑问持嘲讽的口吻,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对于爱发问的学生甲教师也未能关注到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最终不爱提问。这都是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理念背道而驰的。而材料二中的乙教师面临类似的学生时,却能够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好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材料一中的甲教师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典型,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以为然,并且没有做到尊重学生。这样的教师不仅会使师生关系紧张,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材料二中额乙教师,把课堂放给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乙教师再让学生自己找答案之后,还对集体进行了德育教育。可以看出,乙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心,她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朋友关系,是共同学习的伙伴关系,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所提倡的。由此可见,乙老师的教学方法优于甲老师,而乙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的。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1167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