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存在的风险与该项目施工所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有关,也与项目所在的工作环境相关,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该项目的风险主要...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1.项目存在的风险与该项目施工所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有关,也与项目所在的工作环境相关,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该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高空坠落、高空落物、触电、火灾、吊装及吊装设备的倾倒、射线辐射伤害、腐蚀伤害、相邻罐区危险品泄漏及爆炸、雷击、中暑、食物中毒等。 根据施工现场作业特点,应进行重点风险识别的作业有:(1)不熟悉的作业,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四新”作业;(2)临时作业,如脚手架搭设作业等; (3)造成事故最多的作业,如动火作业易引起火灾;(4)存在严重伤害危险的作业,如起重吊装作业;(5)已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把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的作业。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目的是为了确定对项目有重要影响的风险。开工前应根据现场施工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业种类或作业区域划分评价单元,明确风险控制的对象。 2.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1)决定所识别的风险发生后的后果及影响的严重性,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企业形象的影响。(2)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现场是否有控制措施、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等。(3)结合上述2项识别和评价,决定其风险的大小。 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有:(1)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2)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3)制定、落实应急预案;(4)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教育培训; (5)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3.分段到货设备在基础由下至上逐段组对安装程序(组对焊接):基础验收、设置垫铁→塔器的最下段(带裙座段)吊装就位、找正→吊装第二段(由下至上排序)、找正→组焊段间环焊缝→重复上述过程:逐段吊装直至吊装最上段(带顶封头段)、找正、组焊段间环焊缝→整体找正、紧固地脚螺栓、垫铁点固及二次灌浆。 分段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的塔器(压力容器),需在安装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的组对、焊接工作(背景分馏塔分三段到货,在现场进行2道环焊缝组焊),从事压力容器在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焊接工作,必须具有取得相应制造级别许可的单位承担。例如,背景中的大型分馏塔属于Ⅱ类压力容器,其现场组焊,应由取得D2(第二类低、中压容器)级制造级别的单位承担。机电安装公司具有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1级许可资格,只能从事压力容器整体就位、整体移位安装。 机电安装公司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1)向建设单位反映协商,由分馏塔的制造厂完成分馏塔分在现场的2道环焊缝组焊工作及相应的检验试验,如无损检测、压力试验等,机电安装公司协助从事吊装、找正等工作。(2)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将分馏塔在现场的2道环焊缝组焊丁^作及相应的检验试验委托(或分包)给具备该类压力容器现场组焊资格的单位。 4.根据背景分析,引起焊接合格率偏低的因素有:焊工合格证的许可项目与实际施焊焊道不符,有2名焊工合格证过期是人的因素控制失控;焊接记录中有部分焊材代用,焊缝外观检查有漏检,部分焊机性能较差,属于材料、工程管理(检测)、机具因素失控,但其根源是人的因素,综合起来是人员、材料(焊材代用)、机具(部分焊机性能较差)、工程管理(外观检查漏检)四个因素。 5.项目部进行风险后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1)评价的目的、人员及依据;(2)各种施工过程、作业活动等识别对象的数量及评价的方法;(3)主要风险因素及环境因素;(4)中度以上风险因素及控制情况;(5)结论。
选项
答案
解析 1.项目存在的风险与该项目施工所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有关,也与项目所在的工作环境相关,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该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高空坠落、高空落物、触电、火灾、吊装及吊装设备的倾倒、射线辐射伤害、腐蚀伤害、相邻罐区危险品泄漏及爆炸、雷击、中暑、食物中毒等。 根据施工现场作业特点,应进行重点风险识别的作业有:(1)不熟悉的作业,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四新”作业;(2)临时作业,如脚手架搭设作业等; (3)造成事故最多的作业,如动火作业易引起火灾;(4)存在严重伤害危险的作业,如起重吊装作业;(5)已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把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的作业。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目的是为了确定对项目有重要影响的风险。开工前应根据现场施工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业种类或作业区域划分评价单元,明确风险控制的对象。 2.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1)决定所识别的风险发生后的后果及影响的严重性,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企业形象的影响。(2)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现场是否有控制措施、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等。(3)结合上述2项识别和评价,决定其风险的大小。 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有:(1)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2)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3)制定、落实应急预案;(4)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教育培训; (5)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3.分段到货设备在基础由下至上逐段组对安装程序(组对焊接):基础验收、设置垫铁→塔器的最下段(带裙座段)吊装就位、找正→吊装第二段(由下至上排序)、找正→组焊段间环焊缝→重复上述过程:逐段吊装直至吊装最上段(带顶封头段)、找正、组焊段间环焊缝→整体找正、紧固地脚螺栓、垫铁点固及二次灌浆。 分段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的塔器(压力容器),需在安装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的组对、焊接工作(背景分馏塔分三段到货,在现场进行2道环焊缝组焊),从事压力容器在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焊接工作,必须具有取得相应制造级别许可的单位承担。例如,背景中的大型分馏塔属于Ⅱ类压力容器,其现场组焊,应由取得D2(第二类低、中压容器)级制造级别的单位承担。机电安装公司具有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1级许可资格,只能从事压力容器整体就位、整体移位安装。 机电安装公司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1)向建设单位反映协商,由分馏塔的制造厂完成分馏塔分在现场的2道环焊缝组焊工作及相应的检验试验,如无损检测、压力试验等,机电安装公司协助从事吊装、找正等工作。(2)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将分馏塔在现场的2道环焊缝组焊丁^作及相应的检验试验委托(或分包)给具备该类压力容器现场组焊资格的单位。 4.根据背景分析,引起焊接合格率偏低的因素有:焊工合格证的许可项目与实际施焊焊道不符,有2名焊工合格证过期是人的因素控制失控;焊接记录中有部分焊材代用,焊缝外观检查有漏检,部分焊机性能较差,属于材料、工程管理(检测)、机具因素失控,但其根源是人的因素,综合起来是人员、材料(焊材代用)、机具(部分焊机性能较差)、工程管理(外观检查漏检)四个因素。 5.项目部进行风险后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1)评价的目的、人员及依据;(2)各种施工过程、作业活动等识别对象的数量及评价的方法;(3)主要风险因素及环境因素;(4)中度以上风险因素及控制情况;(5)结论。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868秒, 内存占用1.06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