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200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地继承和发扬。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二)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日节制资本。 ——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对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主张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该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孙中山先生一生中两次转变的认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变化:甲午战争前是改良(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甲午战争后是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原因:上书受挫和中国对日作战的失利,使孙中山认识到维新手段解决不了中国的根本问题,故放弃维新改良的和平幻想,坚定地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革命道路。 (2)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推翻满清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指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变化: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原因:辛亥革命后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继失败;得到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本人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评价: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但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4)孙中山先生一生中两次转变体现了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追求真理;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661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